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脱贫奔小康】二分院:小花椒变成“摇钱树”,高桥村走上致富路

提示点击上方"重庆检事儿"↑ 精彩随时关注



“村里的花椒种得越来越好,我每个月都在这里干活,一个月能拿到1500元,还有土地流转租金,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,嘞个安逸哦。”在万州区甘宁镇芬明农场九叶青花椒基地里,高桥村贫困户付克碧一边修剪着花椒枝条,一边与周围的村民摆起龙门阵。




作为高桥村稳定投产的扶贫车间项目,今年芬明农场九叶青花椒产量大增,看着丰收的花椒,基地负责人陈芬在喜悦之余,更多了一份感激。“多亏了村里的扶贫工作队,没有他们,花椒基地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。 2015年7月,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始对口帮扶高桥村,向该村派驻人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。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向在外创业的本村人介绍扶贫优惠政策,吸引他们返乡创业。
陈芬就是其中之一,之前她和丈夫在外创业,受扶贫政策吸引,2015年选择回乡创业,开始在高桥村承包土地种植花椒。
起初,由于种植经验技术不足,又缺乏烘干等加工技术,导致花椒产量及质量不高,以卖鲜花椒为主,遭市场压价严重,陈芬花椒园的收益并不好。
驻村扶贫工作队得知陈芬花椒农业园的困境后,主动帮忙向上级汇报,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。2018年,还帮陈芬联系了到江津等地考察学习,从花椒的品种选择、种植技术、日常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专业的培训。



回来后,陈芬将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基地务工的村民,第二年花椒产量果然大大提升,品质也比以前更好。
产量和质量有了保障,陈芬和丈夫准备扩大规模,但资金短缺和电力不足这两大“拦路虎”让他们伤透了脑筋。
电力不够,冻库就不敢用,烘干设备也用不了,花椒保存时间不长,还是只能以卖鲜花椒为主,价格上不去,收益也就提不上去。
这时,驻村扶贫工作队又给陈芬带来了好消息。他们为陈芬的花椒园申请到了扶贫车间项目,得到了30万元的扶贫资金。还与三峡水利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沟通协调,对方很快免费到村安装扩容电力设备,满足花椒烘干存放的电力需求。
难题都解决了,陈芬在花椒园里“大展拳脚”,不仅将花椒面积扩大到了500多亩,而且建好了烘干房、保鲜库,既卖干花椒也卖鲜花椒,花椒产业向规模化、效益化方向发展。今年正是花椒盛产期,鲜花椒产量达16万斤,预计收益200多万元。



“花椒基地建在了家门口,不少村民有了一份既能务工赚钱,又能照顾家里的工作。”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院第二分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长江介绍道,陈芬的花椒基地已经吸纳30多名村民长期在其基地务工,其中有18名贫困户。收获季节时需要的劳动力更多,至少需要50人以上。
如今,高桥村的花椒产业已初具规模,真正把小花椒培育成高桥村的致富产业,让小花椒成为村民的“摇钱树”,让山里的“扶贫车间”成了村民家门口的赚钱门路。



了解更多精彩内容

点击“猜你喜欢”

↓↓↓


猜你喜欢

【检察日报】五分院:20万婚内债务谁来还?这个听证会上来听意见

2019年度全国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评定结果出炉,重庆这份检察建议上榜!

为什么检察建议愈加被高看一眼?最高检相关负责人等答记者问



来源 | 重庆检察二分院
文字 | 杜莹、刘罗林
图片 | 刘罗林
校对 | 张典斌    编辑 | 晏晶
排版 | 周雪    审核 | 满宁主编 | 侯映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